close

 

2013/11/11
高階植入式醫材產品開發──由研發概念到新創公司
台灣生醫材料(股)公司
廖俊仁 總經理

工業技術研究院→經濟部
中研院→國科會、教育
中科院→國防

工研院研發的目的,有趣、有用、有價值(市場),金錢(賺錢)、令人感動的故事(民眾有感覺)、產業效益(推動產業)。

業務:推銷技術
老闆:若能賺錢,幾億我都買
業務:的確沒把握獲利,對方沒有必要冒險向我購買
業務:有把握,何必賣你呢,自己賺就好了

Research, 1~3年
Manufacture, 2~3年
Regulation, 2~4年
Sale, 10~20年

開發時程長,產品上市後生命週期長……

Hunter(1763年):軟骨受損不能再生。
↓(過了231年)
Mats Brittberg(NEJM, 1994年):軟骨再生可移植

臺大醫院,江醫師
骨髓最好取得,不用體外培養。
人體是最好的生物反應器。

酵素只使用一半,使用裸鼠進行實驗,論文出來仍進行豬隻的實驗。

如何減少花費的時間,切軟骨,取兩米粒大,質感像是橡皮擦。以果汁機原理,組織切碎裝置,從Prototype到Product。

酵素種類、濃度使時間縮短,濃度可以高到如同化骨綿掌。

如何將酵素洗淨,使用離心機,但仍然花費很多時間。後改為壓縮過濾。

何為「洗乾淨」,體內發炎濃度的百分之一,完全是自己定義。

控制切下軟骨的機械,防滑、穩固、深度控制。

酵素存放溫度為攝氏三十七度。保溫瓶的設計。

三十年前廖博士的人體臨床,人工頭蓋骨,GMP缺失檢討。

早期瑞典
Two stage operation, Time consuming(3~4 weeks)

One stage operation, Time consuming(30 min)

兩相軟硬骨技轉簽約,工研院有史以來第三大技轉案。

八千萬的40%為頭期款→3200萬
3200萬台大和工研院平分→1600萬
工研月繳庫50%→800萬

當時不知道技術已經領先國際,自信心不足。
技術評鑑價值能力不足。
受限政府法規,無法國際公開競價。
過早賣,當時尚未開始人體臨床,只完成動物試驗。
賣技術和賣公司截然不同。

人工腦膜。縫合(費時)、蓋上(不穩)。

發泡式人工腦膜,鼠、兔實驗,再到豬隻。

專利佈局。

解決需求問題。

台灣有全世界第二大的小型鋼瓶生產線。

生醫材料、氣體填充、不鏽鋼瓶。

一般商用CO2氣體鋼瓶(成本:10元、售價:25元)→醫療級鋼瓶(成本:10000元、售價:25000元)
可以達到千倍的價格差異。

創業感覺有
害怕、緊張,
興奮、期待,
患得患失、渴望成功,
就像是戀愛般的感覺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生醫材料 廖俊仁 創業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inan20130830 的頭像
    Jinan20130830

    Tangerine John

    Jinan201308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