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骨骼肌肉疾病與組織工程
主講人:孫瑞昇,臺大醫院骨科
日期:2013/10/21
解剖生理,206塊骨頭,50%水份、50%固體(1/3有機體、2/3無機體)
保護、支撐、可儲存、造血、幫助運動。
長骨、短骨、扁平骨、不規則骨。
中軸骨、四肢骨。
關節:固定關節、微動關節、自由活動關節。
肌肉,形狀。
肌肉纖維方向收縮,紅肌(慢肌)、白肌(快肌),分配是先天的,但運動可以有限度的改變。
等張收縮、等長收縮、等動收縮或等速收縮。
向心、離心收縮。
離心收縮>等長收縮>向心收縮。
肌力與肌耐力,前者強度高、組數少,後者強度低、組數多。
國際勞工組織(ILO):40%以上,因骨骼肌肉引起的勞傷。
神經系統、外傷、下背痛……
人因工程(人類因素)
過勞死
repetitive strain 重複性張力
人體重心在第二腰椎
下背痛易發生在讀書人(士農工商的士),疼痛、僵硬……
工作因子、組織因子、社會因子……頸肩……
X光、電腦斷層、核磁共振造影、超音波。
神經傳導測試、肌電圖。抽血。
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姿勢不良、高施力、高重複動作、振動。
人因工程,大陸稱功效學,日本稱人間工學。
減少錯誤以及不安全,提升生產率。
累積性的肌肉骨骼傷害。
人體測量,靜態、動態、坐姿、站姿。
人為失誤,因疲勞,交通事故最常見。
助療 + 自療 = 治療力
手腕腕隧道症候群
脊椎骨和椎間盤,頸部。
避免傷害,看能力所及。
慢性疲勞症候群,過勞死。
族群:白領階級較顯著,年齡:20~45歲
30歲以前比學歷
30~40歲比經歷
40~50歲比財力
50~60歲比體力
60歲以後比病歷
心理健康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