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【阿波羅新聞網 2015-08-30 訊】

來自台灣的謝智翔今年30歲,通曉25種語言,朋友推崇他為天才。那麼謝智翔是天才嗎?引發外界的關注。

據《天下》雜誌報導,創辦「多國語言習得活動網」的謝智翔,其實跟多數人一樣,20歲才開始學習自己有興趣的其他外語。為什麼他外語能學得這麼好?他一語道破:「考試是元凶。」

謝智翔認為,考試扭曲了學語言真正的目的,要把語言學好,靠的不是背單字、學文法和考試,而是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溝通的慾望,以及正確的方法。他指出,這些「考試語言」並不是他的生活語言,總覺得「用起來卡卡的,好像不是我的一部分。」

據報導,謝智翔曾在台大主修園藝暨生命科學系,輔修外文系,畢業後到美國堪薩斯大學進修語言學碩士,也曾到法國巴黎高等理工學院當交換學生。他也拿過DAAD的德國獎學金,上課、考試、檢定都沒問題,讀報紙看新聞也難不倒他,但仍感到格格不入。

相對於英文、法文、德文這些靠傳統方式學習的外語,日語是他「最舒服」的語言,因為他愛看動漫,為了看動漫而自學日文,學會日文懂得更多,看得更多、學得更多,如此不斷反覆正向回饋,雖然沒上過正式課程,考試卻都能通過,他也多次到日本旅行、長住。

學會了這麼多種語言之後,謝智翔開始對人類到底怎麼學語言、怎麼學才會更有效率產生了興趣,於是他開始了10年的「語言旅行」。從亞馬遜的熱帶雨林習得了克丘亞語(Quechua),也從坦尚尼亞學會了史瓦西利語;他開始研究神經生物學、認知科學,想了解人類學習語言的機制。

2012年,在堪薩斯大學念研究所時,他同樣拿到獎學金,與一群美國碩博士研究生前往厄瓜多熱帶雨林研究克丘亞語(Quechua)。第一次來到此地的外國傳教士如何學會克丘亞語?

他想到一個辦法:「小朋友怎麼學會語言,我就怎麼學!」他主動接觸當地人,先以西班牙語表達想和他們交朋友的意思,得到許可後,開始與當地人同進同出,聽他們說話,也學他們說話。3天後,雖然還不懂文法和拼音,卻已能表達隻字片語,必要時搭配比手劃腳,逐漸聽懂「吃飯、喝水、睡覺」這種簡單的辭彙,讓當地人非常意外。

謝智翔還啟動自己的語言實驗:每天花8個小時跟當地人相處,即使聽不懂,也堅持「旁聽」。1周後,他了解Napo人的柴米油鹽醬醋茶,掌握基本對話;1個月後,能獨自到不同部落探險,以克丘亞語到處交朋友;2個月後,他已完全融入當地生活,逐漸習得克丘亞語。

相較之下,與他同時抵達亞馬遜雨林的37位來自美國各大學的碩博士研究生,依傳統語言學習法上課、練習、背單字並參加考試,2個月後,沒有一個人學會說克丘亞語,回到美國後,早把克丘亞語忘光光。

其實,謝智翔學會克丘亞語的過程,就是人類學會母語的縮影,被語言學家稱之為「語言習得」(language acquisition),而一般傳統的學語言的方法則是「語言學習」(language learning)。

根據「語言習得」的原理,他與朋友創立了「多國語言習得活動網」,開創多語沙龍,希望幫助更多人學好語言、讓學語言成為生活享受。他相信,只要能掌握動機與目標、創造環境,調整觀念與態度,不管年紀多大,人人都能學會多種語言。

謝智翔認為,學語言很簡單,也很難,難的不是語言本身,而是人。學語言很簡單,因為人與生俱來就有學語言的能力;學語言很難,因為成人必須跨越許多情緒障礙、打開各種內心糾結,才能邁向語言習得的自由境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inan20130830 的頭像
    Jinan20130830

    Tangerine John

    Jinan201308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