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小時期,我撿到一本漫畫,是周顯宗老師的《摺紙戰士》第一集,儘管封面外皮彩圖已經不見了,但那內容對當時的我相當有興趣,可惜沒有錢繼續往下看。
後來,在國小某個地方,發現幾乎有整套的《摺紙戰士》,當時相當興奮,幾乎每天下課,都是花點時間去翻閱,只是我現在記憶很模糊,不知道那間房間是做什麼的,好像不是教室,也不是老師的辦公室,類似廣播的地方,感覺最像輔導室了。
而談到電腦遊戲,當時並沒有使用ADSL的寬頻,撥接相當昂貴,所以家中電腦並沒有網路,還記得為了辦電子信箱(e-mail)還去親戚家使用網路。電腦遊戲早期就是,VR戰警2、泡泡龍2、大富翁4,這些單機遊戲,卻也相當開心。之後再慢慢增加,像是《模擬城市3000 探索無限》(SimCity 3000 Unlimited)、《三國志8》以及我覺得經典的《聖眼之翼》。聖眼之翼這款遊戲,是路上有人發送試玩版光碟,可惜只有三個關卡,也不知道故事劇情,直到高年級時,有同班同學有正式版本,向他借來安裝,所幸安裝完畢後,遊玩時不需啟動光碟。同時加上另外一位鄰居,三人同時間開始遊玩,結果是我最後破關。
國小快要畢業前,發現相當多同學玩電腦遊戲,除了蟲蟲賽車,線上遊戲《天堂》則是有零用錢的同學在玩,沒有錢的就玩一款名為《椰子罐頭》的線上遊戲。
國中時期,數碼細胞代理了相當多款遊戲,最經典的《彈水阿給》(原本命名為瘋狂阿給,後來由遊戲橘子接手改名為爆爆王),還記得數碼細胞代理的遊戲我幾乎都有玩。
記憶最深刻的是一款名為《榮耀 Online》的MMORPG,為了練等升級,還偷偷半夜起來遊戲,在數碼細胞倒閉之後,到了高中畢業前,又有其他遊戲公司代理,改名為《榮耀世紀》,地圖稍微調整過,還送限制時間的頂裝,但相對起來升級非常非常容易,以前我所花費的時間,只能升級到二十初,有了這些頂裝,兩、三天就五十級左右,差異相當大,可惜當時的興趣幾乎集中在《瑪奇》(Mabinogi)上面,後來也就沒有繼續玩了,不久再次代理的公司也合約到期,而終止《榮耀世紀》的營運。
《Free Style》這款遊戲最初也是數碼細胞代理,之後由紅心辣椒接手,經過相當多次改版,動作精緻許多,可惜興趣越來越少。
《真‧瘋狂麻雀館》是我首款接觸麻將的線上遊戲,也隨著數碼細胞消失而消逝。
《神武 Online》是款中國風的Q版MMORPG,第一次遊玩時,發現角色不會回血,一直打不贏野怪,暫停一段時間,後來在同學家安裝後,發現有個讓角色坐下回血的動作,突然升級神速,可惜最後也是興趣缺缺。
特別的是因為買音樂CD附贈的遊戲光碟,《封神2仙界傳》由game淘代理,台灣自製國產MMORPG,回合制遊戲,就像魔力寶貝和石器時代那樣。
國中中期,《楓之谷》正流行,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的MMORPG。到了國中末期,很多同學迷上了《RF Online》,當時是收費的,所以我並沒有參與。
另外,因為對圍棋有興趣,當時使用了免費的LGS傳奇網路圍棋,後來因為改收費制而沒有繼續使用,大學參加圍棋社團知道大部分都轉往台灣棋院的網路圍棋了。
而書籍方面,國中時期有讓我覺得相當好看的,就是春上村樹的《挪威的森林》,對當時的我影響很深。
高中一開始,大家都很開心的玩著由紅心辣椒代理的《Free Style》,很快就將等級往上衝,可惜後來點數道具實在太強大,完全打破平衡,以及外掛的加持,完全沒有動力遊玩。
接觸到《瑪奇》都是托同學的福(開始接觸輕小說也是因為同一位高中同學),第一次玩的感官相當差,因為太技巧了,但等掌握到技巧之後,完全迷上這款遊戲的精隨「夢想生活」,而且瑪奇是讓我有花費台幣買點數的線上遊戲。
而高中有幾本書也讓我覺得相當沉迷,就是《風之影》,讓我完全掉入故事劇情裡,有點入戲太深。
其他覺得不錯的書籍是《PS, 我愛妳》,雖然當時大家完全沉迷於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當中(哈利波特第一集是在我國小六年級看的)。
金庸的武俠小說都相當不錯,沒想到我是高中才開始看金庸。最喜歡《笑傲江湖》,再來是《天龍八部》,最後是射鵰三部曲。
大學時期,因為沒有人陪我玩《瑪奇》,加上公會裡紛爭,還有團員人數減少,更因為高中同學離開,已經無法獨自一人適應該遊戲。
又因為大學同學的關係,接觸了《全民打棒球》(BBO),挑選了中華職棒(CPBL)的冷門隊伍——興農牛,當時數值以及守備位置並未修正,興農牛若沒有紫卡,整體戰力相當相當差,玩了差不多三年,幾乎組成完整版本的陣容,加上《英雄聯盟》(LOL)的崛起,我就已經完全放棄BBO了。
而LOL也是我現在最喜歡的Dota類型遊戲,操作以及概念比起魔獸三國黃XD還要容易上手,也比三國中途離場(中離)的玩家數量少非常多,遊戲感官更棒。
最近,則是因為一部漫畫讓我太入戲,就是《GE~戀愛成就~》。
2013/01/18 p.m.12:15 於石牌宿舍
by els20070917